脸上的皮肤痒、干、痛,这些都是女性敏感性肌肤常见的烦恼。空气干燥温度低的秋冬,皮肤甚至出现起皮掉屑、潮红或出现血丝等。什么护肤品都不用,这对皮肤绝对是危险的,至少每天要为肌肤补充大量的水分,但是护肤不当也会使敏感肌肤“雪上加霜”。不做“敏感”美人,保持肌肤水嫩,就要留意以下护肤的三大忌!
2010-12-14病毒感染类的如水痘、麻疹、风疹、幼儿急诊,细菌性的如猩红热,接触性皮炎类的如尿布疹、舌舔皮炎、糠疹以及冻疮等。健康周刊特邀长宁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徐志强为家长们指点,如何识别这些不同的皮肤疾病,并有效预防。
桑葚芝麻膏。取黑桑葚100克,黑芝麻100克,黄精50克,麦冬50克,生地50克,蜂蜜300克。先将生地、麦冬、黄精加水煎煮,每30分钟倒煎液1次,反复3次。将药液合并加入桑葚、芝麻。小火熬煎,药液稠时加入蜂蜜,煮沸即停火,冷却后装罐备用。每日食1次,每次2汤匙,开水冲化即可食用。
2010-12-07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在寒暖交替的季节,要适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导致抵抗力下降,这也是诱发带状疱疹的常见诱因。
2010-12-07嘴唇干了不要舔:干燥的天气,嘴唇更容易发干,很多人喜欢用舌头舔来缓解干燥,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舔唇只会让唇部皮肤保持暂时的湿润,因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水分蒸发留在嘴唇上会加重其干燥,进而导致“越舔越干”。
对于冬季皮肤病的预防,专家建议,市民洗澡时不宜使用温度过高的水,要避免大力搓擦,少用脱脂作用强烈的洗涤剂沐浴,应该使用性质较为温和的沐浴液洗澡,沐浴后要使用润体霜滋润肌肤。
2010-12-03天气转冷,变得干燥,进入皮肤疾病高发期。仅仅是生活中常见的脱皮现象就可能让不少朋友烦恼不已,肌肤干燥脆弱,干巴巴的,衣服上有很多皮屑,影响美观,擦很多润肤乳效果都不好,问题严重者还会引发瘙痒,相信这是每一位爱美女士都不能忍受的。该怎样护理肌肤,既不出各类小毛病,又能葆有光泽水嫩,度过清凉美丽的冬季呢?
荨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一般也多见于秋冬季等大风的天气。风带来的过敏原极易引起发病,同时,常见的一些食物也会引起发病。发病时,在皮肤表面会出现很多像被蚊虫叮咬的大包,由少到多,成片出现,一般一小时内会自动消退。
皮肤出现过敏反应,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事实上,过敏性皮肤病是由过敏原引起的皮肤病,具体的过敏原可以分为接触过敏原、吸入过敏原、食入过敏原和注射入过敏原四类。
2010-11-27德国科学家在受基因改造过的老鼠身上研究了镍的免疫反应。只有能分泌人类蛋白质TLR4的老鼠接触镍时才会过敏。科学家称,人类的TLR4就好像一个开关,当特定的物质附着在上面时,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它会释放一些“分子信号”,致使血流增加、组织渗漏、免疫细胞大量涌入,最终形成感染。尽管免疫反应是身体的自卫行为,但是它经常伴有一些副作用。
2010-11-24由于气候干燥,一到冬天,手部就容易干燥,这是因为手部的皮肤角质很厚,而且只有汗腺没有皮脂腺,到了冬季,在人体汗腺分泌减弱的情况下,手不能像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那样,依靠皮脂和水分来保养,自然也就变得越来越干燥。
当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皮肤会变得干燥,有鳞屑出现,甚至使皮肤出现棘状丘疹,因而冬季宜多吃些富含维A的食物,如猪肝、禽蛋、鱼肝油等。还可常吃芝麻(麻油)、黄豆、花生等食物,它们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等。
2010-11-23对此,医生提醒,预防带状疱疹,气温下降时要注意保暖,不要着凉,因为感冒发烧时人体抵抗力较低,易诱发该病毒发作。同时,要注意合理休息,不要熬夜。在饮食上应注意补充维生素和水分。平时也要经常锻炼身体,以增强抵抗力。
2010-11-22实例:每年初冬,常有孩子全身起黄豆大小的红斑块,表面覆白色鳞屑,瘙痒,轻抓即出血。门诊诊断为点滴状银屑病。医生查看患儿的咽喉部,发现咽炎、扁桃体炎。
注意事项:皮肤病患者应不喝酒与有兴奋作用的饮料,以及不吃具有刺激性的辣椒、葱、姜、蒜香料等物,这些食物往往易刺激感觉神经装置,易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