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湿疹通常指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湿疹,可以通过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过敏原检查、皮肤斑贴试验、皮肤镜检查等方法查出来。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检查,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体格检查:通过视诊、触诊等方式,医生可初步判断病情。通常会有局部的红斑、丘疹、水疱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糜烂、渗出。通过触诊可发现局部皮肤增厚、粗糙、发红,甚至有苔藓样变等症状;
2、血常规检查:通过血常规检查,可判断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水平,用于判断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湿疹;
3、过敏原检查:可以通过抽血化验过敏原特异性IgE,来检查患者对哪些物质过敏。也可以做点刺试验,在前臂屈侧皮肤上滴含有过敏原的液体,如果10分钟内皮肤出现红肿则为阳性,如果出现红肿、发痒等症状,或者点刺试验阳性,则为湿疹;
4、皮肤斑贴试验:将可疑过敏物配制成试剂,在前臂部位进行皮内注射,半小时后观察局部皮肤的反应。如果出现红肿或瘙痒,则为阳性,提示患者对该物质过敏,则可以确诊为湿疹;
5、皮肤镜检查:是一种可以放大数十倍的皮肤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胞的形态,对于判断湿疹有一定的作用。
建议患者在确诊湿疹后,应注意不可用热水烫洗,避免抓挠局部,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同时在饮食上注意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