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你详解银屑病的外用药物治疗
核心提示:外用药物是银屑病治疗的基础治疗。外用药物不仅可以控制局部皮损的炎症反应,调节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还能够减少系统用药的剂量,从而减少系统用药的不良反应,且针对于慢性、终身伴随的银屑病来讲,可长期使用,维持治疗。
外用药物是银屑病治疗的基础治疗。外用药物不仅可以控制局部皮损的炎症反应,调节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还能够减少系统用药的剂量,从而减少系统用药的不良反应,且针对于慢性、终身伴随的银屑病来讲,可长期使用,维持治疗。
下面按照药物种类简单介绍一些常用治疗银屑病的外用药物。
1. 维生素D3衍生物 治疗慢性轻度、中度银屑病,临床疗效能与皮质激素媲美,且无激素的副作用,起效较糖皮质激素慢,但缓解期较长,可长期使用,维持治疗。常用制剂有卡泊三醇、他卡西醇两种。
卡泊三醇 每日1~2次。可与UVB和PUVA联合使用。剂量每周不超过100g,过量使用 (每周超过100 g)可能导致血清钙升高,但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少数患者用药局部出现刺激症状,面部不宜使用。对卡泊三醇成份过敏者或钙代谢失调者应禁用。

他卡西醇 其作用、不良反应、禁忌症与卡泊三醇相似,因药物结构不同,疗效相对较卡泊三醇略低,但副作用也相对较少、较轻。由于皮肤吸收很少,故对血钙影响极少;局部刺激反应小,可用于面部。少数患者用药局部出现刺激症状,如皮肤烧灼感、红斑、脱屑及干燥、过敏。
2.维甲酸类(维A酸类) 维A酸类药物是一组与天然维生素A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常用的有0.025%~0.1% 全反式维A酸、0.05% 13-顺维A酸、0.01%、0.05%及0.1%他扎罗汀。此类药物具有调节角质形成细胞的异常分化,抑制其过度增殖,影响免疫系统和炎症过程,改变靶细胞间的粘附等作用,疗效肯定。
他扎罗汀 系受体选择性的第三代维A酸,是第一个外用维甲酸中可有效治疗轻中度银屑病的药物,有乳膏和凝胶(0.05%、0.1%)两种类型,适于治疗轻度、中度斑块状寻常型银屑病。可与糖皮质激素、UVB、PUVA联用,安全有效。每天仅需一次。通常患者仅需晚上在皮疹表面涂抹少量药物,头皮、指甲均可使用。注意事项1、他扎罗汀有致畸作用,妊娠妇女、育龄妇女在治疗前、后及治疗期间一段时间内,必须有效的避孕 。2、外用时要避光且不宜用于面部。3、有暂时性局部刺激症状。
3.糖皮质激素类 外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抗表皮增生、免疫抑制、收缩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抗炎和止痒作用。一般使用中效与强效糖皮质激素;难治的部位用强效糖皮质激素。面部及皱襞等皮肤较薄的部位应使用弱效和中效制剂。注意事项长期使用可引起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停药出现反跳现象、继发真菌感染、易产生痤疮及毛囊炎等不良反应。大面积或长期大量外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全身性不良反应。因此临床应用中常与维A酸类或维生素D3类药物联合使用。
外用激素联合卡泊三醇的序贯疗法:
第一阶段
早上 糖皮质激素1次
第一、二阶段共需维持2-5周
晚上 卡泊三醇1次
第二阶段
周一至周五 卡泊三醇2次
周六、周日 糖皮质激素早晚各1次
第三阶段
晚上 卡泊三醇1次
2周或长期维持
4.角质促成剂和角质松解剂 角质促成剂能够促进表皮正常角化,使角质层恢复正常,常用药为3%水杨酸和5%鱼石脂。角质松解剂能够促使未正常成熟的角 质层细胞松解、脱落,常用药包括5%~10%水杨酸、10%雷琐辛、10%~30%鱼石脂等。这些药物适合于斑块型银屑病鳞屑较厚时使用。
5.焦油类 包括煤焦油、黑豆馏油和糠馏油。这类药物的缺点是黑色的,易污染衣物,优点是有洗剂剂型,可用于洗浴。
6.钙调神经酶抑制剂 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软膏可用于面部和间擦部位皮损。
7.其他 部分中药药膏有止痒和缓解银屑病皮损炎症的作用,也可以选择中药煎剂进行药浴,有助于鳞屑脱落和止痒。
总之,银屑病外用药物繁多,患者可去正规医院皮肤科找专业医生根据各人的情况有所选择。使用时需要牢记以下原则:急性期宜用温和的润肤剂,稳定期和消退期在应用全身润肤剂的同时,可在皮损处外涂作用较强的药物,但应从低浓度开始,一般每天1~2次。他扎罗汀、中效与强效的糖皮质激素和卡泊三醇可作为局部治疗的一线药物。常用的联合治疗方案包括糖皮质激素联合他扎罗汀或卡泊三醇,能达到起效快、不良反应小的治疗目的,但是不能直接将两种药物混合后使用,因为这样会使药物浓度减半,疗效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