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咬伤和蛰伤的风险包括组织水肿、皮疹、过敏性休克、神经系统毒性以及呼吸衰竭。
1.组织水肿
组织水肿是由于生物体内的某些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后,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使血浆中的蛋白质、电解质等成分渗出到组织间隙而引起的。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的液体潴留,导致肿胀、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器官功能障碍。
2.皮疹
皮疹通常是由生物体内的异物如毒素、蛋白等引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出现红斑、丘疹等皮肤病变。可能伴有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长期存在可能影响美观并造成心理压力。
3.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是机体对海洋生物释放的蛋白质产生过度免疫反应,这些蛋白质作为抗原会激发体内产生IgE抗体,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则会导致肥大细胞活化并释放组胺等介质,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表现为突发的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呼吸困难以及意识丧失等,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死亡。
4.神经系统毒性
神经系统毒性是因为海洋生物的毒素作用于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干扰神经冲动的传导,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可能出现肌肉痉挛、抽搐、昏迷甚至瘫痪等严重后果。
5.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可能是由海洋生物的毒素直接作用于肺部组织,引起急性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会出现呼吸急促、口唇紫绀、胸闷气短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
预防海洋生物伤害的关键是避免接触有毒或危险的物种,同时了解如何正确应对蜇伤或咬伤。使用防晒霜和穿着适当保护装备可以降低晒伤和受伤的风险。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阿奇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广泛,其常见不良反应有:肝毒性,消化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过敏反应(皮疹、瘙痒、支气管痉挛),但引起过敏性休克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