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窝下长小肉疙瘩可能是毛囊炎、皮脂腺囊肿、脂肪瘤、淋巴结炎、软组织纤维瘤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局部肿块形成,因此需要通过病理检查来明确诊断。
1.毛囊炎
毛囊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当毛囊被堵塞时,细菌会在局部繁殖并形成炎症,导致毛囊周围出现红肿、疼痛和脓包。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药膏进行局部涂抹以减轻炎症。
2.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囊肿是皮肤中皮脂腺导管发生阻塞后,腺体内分泌物逐渐蓄积而形成的带蒂肿块,由于内容物潴留而形成突出于体表的肿物。如果继发感染,则会导致局部出现化脓、破溃等症状。对于无症状的小型皮脂腺囊肿,一般无需处理,定期观察即可;若囊肿较大或有症状,可通过皮脂腺囊肿切除术进行治疗。
3.脂肪瘤
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由成熟脂肪细胞异常增生形成,腋下的脂肪瘤可能会因为受到摩擦或者挤压而形成小肉疙瘩。对于体积较小且无症状的脂肪瘤,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定期复查即可;若瘤体增大或伴有不适症状,可考虑手术切除。
4.淋巴结炎
淋巴结炎是由淋巴结所属引流区域的急慢性炎症引起的淋巴结炎性病变,如腋窝处的急性蜂窝织炎,此时炎症因子刺激局部淋巴结会引起反应性增生,从而表现为腋窝下方出现质地较硬的肿大淋巴结。若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可遵照医生的指导使用青霉素V钾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控制感染。
5.软组织纤维瘤
软组织纤维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异常增生所引起,腋窝部位的软组织纤维瘤可能表现为小肉疙瘩的症状。对于无症状的软组织纤维瘤,通常无需治疗,定期复查即可;若瘤体增长迅速或伴有疼痛,可考虑通过激光去除或微创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处理。
针对胳膊窝下出现的小肉疙瘩,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超声波检查或活检来确定其性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搔抓以防感染,还要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减少对局部的摩擦刺激。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