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蛰了刺没有取出来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坏死、过敏性休克、蜂毒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伤口感染、脓毒症等风险。
1.局部组织坏死
如果马蜂蜇伤后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受到炎症因子刺激而出现水肿、坏死。可表现为红肿、疼痛、皮肤颜色改变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肌肉痉挛和运动障碍。
马蜂蜇伤后,机体对蜂毒产生过敏反应,导致组胺等介质释放,引起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从而引发过敏性休克。患者可能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等临床表现,若不及时抢救可能危及生命。
3.蜂毒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
马蜂蜇伤后,蜂毒进入血液循环系统,通过免疫应答激活白细胞,使其释放炎症介质,这些介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全身中毒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瞳孔散大、视力模糊等症状,重症者可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4.伤口感染
马蜂蜇伤后,其尾部的毒刺残留体内,会导致局部皮肤破损,细菌侵入伤口,引发感染。局部可见红肿、疼痛、皮温升高,伴有渗出或化脓,严重者可形成疖、痈等。
5.脓毒症
当蜂毒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扩散至血液中,可能导致菌血症的发生,进一步发展为脓毒症。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寒战、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器官功能障碍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需要注意的是,被马蜂蜇伤后,应立即采取措施排出毒液并监测病情变化,以免延误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阿奇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广泛,其常见不良反应有:肝毒性,消化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过敏反应(皮疹、瘙痒、支气管痉挛),但引起过敏性休克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