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冻伤可能导致皮肤苍白、刺痛、麻木、水肿、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伴有组织坏死,建议及时就医。
1.皮肤苍白
低温冻伤时,机体为了保护内部器官,减少热量散失,皮肤血管会收缩甚至麻痹,导致血液循环减缓或停止,从而出现皮肤苍白的现象。皮肤苍白主要出现在受冻区域,可能伴有局部温度低和感觉异常。
2.刺痛
低温下神经传导功能受损,可能导致电冲动传导障碍,进而引发刺痛感。这种症状通常发生在冻伤初期,且疼痛集中在受冻部位。
3.麻木
低温会导致神经肌肉功能暂时性紊乱,影响大脑对肢体的感觉支配,从而产生麻木感。麻木感常出现在冻伤较深的部位,如手指、脚趾等。
4.水肿
低温冻伤后,组织细胞受到损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至组织间隙,引起水肿。水肿多见于冻伤后期,尤其是在手部、足部等处较为明显。
5.疼痛
冻伤引起的疼痛主要是由于组织损伤刺激周围神经所致。疼痛一般位于受冻区域,严重程度可因个体差异而异。
针对低温冻伤,可以进行体格检查以评估受伤情况。必要时,还可能会建议进行超声波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来评估软组织损伤的程度。治疗措施包括复温、保持患处干燥清洁以及预防感染。患者应避免自行强行剥离已经坏死的皮肤,以免加重损伤并防止感染。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