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荨麻疹过敏原主要由食物过敏、接触物过敏、吸入性过敏原、感染性因素、遗传因素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儿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处理。
1.食物过敏
由于免疫系统对特定食物产生过度反应,导致机体释放组胺等介质,引起皮肤瘙痒、红斑等症状。通过食物日记和皮肤点刺试验可识别致敏食物,并建议患儿回避相关食物。
2.接触物过敏
当皮肤直接接触某些外源物质时,如花粉、动物毛发等,会引起局部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丘疹、水疱等症状。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如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同时还要注意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3.吸入性过敏原
包括尘螨、霉菌孢子等,在呼吸过程中进入呼吸道,激发免疫应答,引起气道痉挛、黏膜水肿等情况发生。可以通过环境控制和个体防护来减轻症状,如定期更换床上用品并使用空气过滤器。
4.感染性因素
由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进而诱发荨麻疹。针对不同类型的感染,需要采用相应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利巴韦林颗粒、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
5.遗传因素
若父母双方存在过敏体质,则子女患荨麻疹的风险增加,可能与遗传有关。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激素类药膏进行治疗,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
患儿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观察并记录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或物品,以利于日后预防。必要时,家长可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血常规、IgE检测以及过敏原筛查等检查,以便更好地管理孩子的病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