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皮疹表现为皮疹、瘙痒、发热、水肿,有时伴随口腔黏膜炎,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
1.皮疹
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后,引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和炎症细胞浸润,进而出现红斑、丘疹等皮肤病变。皮疹通常出现在皮肤表面,可分布在全身各处,但也可能局限于某些区域。
2.瘙痒
由于药物诱导了组胺和其他炎症介质的释放,这些物质会刺激神经末梢并引起瘙痒感。瘙痒可以是轻微的,也可能非常剧烈,尤其是在夜间。
3.发热
当药物影响体温调节中枢时,会导致身体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从而引起发热现象。发热可能导致出汗增多、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寒战和高热不退的情况。
4.水肿
药物引起的水肿主要是因为药物改变了体内的液体平衡,使得水分潴留于组织间隙中。水肿通常首先出现在下肢,但也可能扩散到其他部位,如面部或腹部。
5.口腔黏膜炎
药物可能会直接损伤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导致其坏死脱落,引起炎症反应。口腔黏膜炎通常表现为口腔内疼痛、红肿、溃疡等症状,有时还伴有口干舌燥的感觉。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以及过敏原检测。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进行止痒治疗,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同时,应注意避免接触已知过敏的药物,保持充足的休息,以促进身体恢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