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性血管炎的症状包括皮疹、发热、关节痛、血尿、腹痛等,诊断通常需要皮肤活检,治疗可能涉及免疫抑制剂,建议及时就医。
1.皮疹
荨麻疹性血管炎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发生炎症反应,导致组织液异常渗出而形成皮疹。皮疹通常出现在皮肤表面,可伴有瘙痒或疼痛感。
2.发热
当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时,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来对抗这些入侵者。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内源性的致热因子,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从而出现发热的现象。发热可以伴随任何类型的荨麻疹性血管炎,但通常是低至中度的不规则发热。
3.关节痛
荨麻疹性血管炎患者的免疫细胞会释放多种炎症介质,这些介质会刺激周围的神经末梢,引发关节痛的感觉。关节痛可能发生在手指、手腕、膝盖等任何关节,有时呈游走性,即一个关节的疼痛还未缓解又转移到另一个关节。
4.血尿
血尿可能是由肾脏受损引起的,荨麻疹性血管炎患者肾小球毛细血管丛会发生坏死和纤维化,此时会导致血液从肾脏漏入尿液中,表现为血尿。血尿通常为肉眼可见的红色尿液,但也可能是微不足道的颜色变化。
5.腹痛
腹痛的发生可能与胃肠道受累有关,当胃肠黏膜因炎症反应而受损时,会引起腹部不适或疼痛。腹痛的位置取决于受影响的脏器,可能集中在上腹部、下腹部或整个腹部。
针对荨麻疹性血管炎的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以及自身抗体检测以评估病情。治疗措施包括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重症病例需应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患者平时应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保持充足休息,确保营养均衡,同时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以防感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