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咬性过敏性皮炎是由于昆虫叮咬后产生的抗原与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激发了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导致局部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和水肿。典型表现为叮咬部位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皮损,伴有瘙痒,严重时可有渗出、结痂等症状。搔抓可能导致继发感染,引起疼痛、发热等不适。
可通过体格检查观察到叮咬部位的皮损特征,必要时可进行血常规、IgE水平检测以评估过敏反应程度。对于怀疑有感染迹象者,还需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本病通常采用外用药膏进行治疗,如氢化可的松乳膏、丹皮酚软膏等,重症患者也可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物,如盐酸苯海拉明片、氯雷他定片等。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已知的致敏源,保持个人卫生,穿着透气衣物,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