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咬皮炎最怕的是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药膏和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虫咬皮炎是由昆虫叮咬后产生的局部皮肤炎症反应,与机体对异体蛋白产生过敏反应有关。这些异体蛋白作为过敏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介质,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和组织水肿。虫咬皮炎通常表现为叮咬部位出现红斑、丘疹或水疱,伴有瘙痒。严重时可能出现渗出液、糜烂面等症状。
虫咬皮炎可以通过临床观察和询问患者是否有被昆虫叮咬史来诊断,必要时可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IgE检测以评估个体对特定过敏原的敏感性。虫咬皮炎的治疗包括使用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口服药物缓解症状;重症情况下可遵医嘱短期外用弱效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对于持续不愈或反复发作的病例,应考虑使用含激素类药膏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个人卫生,穿着透气性好的衣物,避免频繁用手抓挠患处,以防继发感染。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