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疱疮是由于体内产生针对自身结构蛋白的抗体,导致皮肤基底膜发生炎症反应,最终形成水疱。其主要涉及的抗原包括桥粒芯糖蛋白3(BPAG2)和桥粒芯糖蛋白1(BPAG1),这些抗原与细胞间的黏附有关。典型表现为皮肤上出现松弛易破的大水疱,常伴有瘙痒或疼痛感。严重病例可能出现口腔、鼻腔、肛门等部位的糜烂,甚至全身广泛受累。
诊断天疱疮通常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评估皮肤病变,还可通过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天疱疮抗体水平。此外,还可以使用盐酸金霉素软膏涂抹于患处,观察是否会引起新的水疱形成来辅助诊断。天疱疮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控制病情活动。对于局部皮肤损害可使用皮质类固醇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进行治疗。
患者应避免日晒,外出时需做好防晒措施,以免紫外线诱发或加重皮肤损伤。饮食方面宜清淡且富含营养,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虾蟹等。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