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样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单位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胸部和背部出现红色丘疹、脓包或囊肿。
痘样痤疮是由于体内雄激素水平过高导致皮脂分泌增加,毛囊上皮细胞角化异常,易被堵塞形成粉刺。同时,局部存在丙酸杆菌过度繁殖,产生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诱发炎症反应,进而形成炎性痘痘。患者可能经历面部、胸部和背部的白头或黑头粉刺,以及红斑、丘疹、脓疱等皮肤病变。严重时可能出现结节、囊肿等,可伴有疼痛或瘙痒感。
常用于诊断痘样痤疮的检查包括血常规、内分泌检测、细菌培养和皮肤镜检查。其中,皮肤镜检查能够直接观察到患处的皮肤特征,辅助判断病情。针对痘样痤疮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外用药膏如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夫西地酸乳膏,以及口服药物如丹参酮胶囊、异维A酸软胶囊。对于重度病例,有时会考虑使用激光疗法或光动力疗法。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面部卫生习惯,避免频繁触摸、挤压患处,以免加重炎症。饮食方面宜清淡,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改善皮肤状况。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