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蠓虫咬了不一定会得病。
蠓虫叮咬时会释放一种名为“涎”的液体,其中含有抗凝剂和神经毒素。这些物质有助于蠓虫在人体内停留更长时间以吸吮血液,但也可能导致轻微的皮肤刺激和过敏反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反应通常是暂时的,可以通过简单的自我护理措施缓解,因此不必过于担心。但对于少数易感个体,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存在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需要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此外,蠓虫传播疾病的可能性也需考虑。某些蠓虫可能携带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等致死性出血热病原体,但这种传播风险较低,且与特定地理区域有关。
针对蠓虫叮咬引起的问题,应避免频繁用手搔抓患处以防感染,并注意监测任何异常症状的发展。若出现持续高烧或其他全身不适,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