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程度轻重通过疼痛、红肿、水泡、焦痂形成及恢复时间来分级。
烧伤后皮肤完整性破坏,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不同严重度的烧伤,其病理机制存在差异:轻度烧伤仅累及表皮层;中度烧伤可能涉及真皮层,但未到达脂肪层;重度烧伤则包括更深的组织损伤。轻度烧伤通常仅有轻微疼痛,无水泡形成,伤口愈合快;中度烧伤有明显疼痛,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需数周至数月时间愈合;重度烧伤伴有剧烈疼痛,常伴随广泛水泡,愈合缓慢且可能出现感染。
临床常用评估烧伤程度的方法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主要包括观察伤口情况,如是否有水泡、焦痂等;实验室检查可评估电解质平衡和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可以帮助判断深部组织受损的程度。烧伤后的治疗方法取决于其严重程度。轻度烧伤主要采用清创、保护伤口,避免感染;中度烧伤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重度烧伤应立即送往医院接受紧急救治,包括补液、抗休克、营养支持等措施。
日常生活中,建议定期进行皮肤癌筛查,特别是对于曾经受到过紫外线暴露的人群。此外,注意防晒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也是十分必要的。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