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是一种由I型超敏反应介导的皮肤疾病,其症状包括风团、瘙痒、红斑、水肿以及黏膜炎症,建议及时就医。
1.风团
慢性荨麻疹是由各种因素导致肥大细胞和其他炎症细胞释放组胺等介质,这些介质作用于皮肤和黏膜上的H1受体,引发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从而产生风团。风团通常出现在皮肤表面,但也可能影响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系统的黏膜。
2.瘙痒
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皮肤受到刺激时,会释放神经递质,如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这些物质能够激活感觉神经元并传递瘙痒信号到大脑。此外,IgE介导的肥大细胞活化也会产生组织胺等致痒因子,进一步加剧瘙痒感。瘙痒通常局限于出现风团的区域,但有时也可能会扩散至全身。
3.红斑
慢性荨麻疹中肥大细胞被激活后会释放具有炎症活性的化学介质,包括组织胺、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等,这些介质会导致局部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使血液中的血浆成分渗出到周围组织间隙内,形成局限性水肿性的红斑。红斑通常出现在皮肤表面,但也可能影响其他器官,如眼睛、口腔和生殖器。
4.水肿
慢性荨麻疹患者体内存在免疫球蛋白IgE水平升高,当遇到过敏原时,IgE与肥大细胞表面的IgE受体结合,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介质,这些介质可使微血管通透性增强,水分和电解质从血管内向组织间隙转移,引起水肿的发生。水肿通常发生在皮肤下,但也可能影响黏膜、肌肉或其他软组织。
5.黏膜炎症
慢性荨麻疹中的肥大细胞活化后会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如组织胺、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等,这些介质可以引起黏膜上皮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黏膜炎症通常发生在胃肠道、呼吸道或泌尿生殖系统等处,可能导致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或排尿障碍等症状。
针对慢性荨麻疹,建议进行血液学检查以评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是否增高,以及特定过敏原检测来确定可能的触发因素。治疗措施可能包括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或免疫调节剂。患者应避免已知的过敏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穿着宽松透气的衣服,减少外界刺激,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以利于病情恢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各类皮肤疑难杂症,在治疗痤疮(青春痘)、银屑病(牛皮癣)、白癜风、皮炎、湿疹、荨麻疹、鱼鳞病、脱发、黄褐斑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擅长领域:擅长病种:擅长运用色素靶点技术,治疗色素类疾病,如黄褐斑、雀斑、老年斑、胎记、鲜红斑痣等各类色素色斑色素沉着有显著疗效。中西医联合治疗痤疮(痘痘肌肤、痘坑、痘印)、敏感性肌肤、毛细血管扩张、酒渣鼻、疤痕增生、脱发、湿疹、牛皮癣、白癜风、皮肤真菌感染等。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糠秕孢子菌毛囊炎、带状疱疹、红斑狼疮、白癜风、黄褐斑、癣、扁平疣、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症、银屑病、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失眠、咳嗽、口腔溃疡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