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积性皮炎患者应避免皮肤受压、皮肤摩擦、皮肤破损。
淤积性皮炎是由于下肢深部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血液回流障碍,使下肢浅表静脉高压,从而引起下肢皮肤出现炎症反应。局部组织处于充血水肿状态,易发生溃疡。淤积性皮炎的症状包括下肢皮肤瘙痒、红斑、水肿、湿疹样改变等。长期存在可导致皮肤色素沉着、皮肤粗糙、毛发增生等症状。
诊断淤积性皮炎通常需要进行体格检查、超声波检查以及静脉造影术。体格检查可以观察到下肢皮肤的变化,超声波检查用于评估下肢血管的情况,而静脉造影术则能显示静脉瓣膜的功能是否异常。治疗淤积性皮炎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来缓解瘙痒,也可以遵医嘱外用糖皮质激素膏剂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以减轻炎症。物理疗法包括压力袜和间歇性气囊压迫法,前者通过加压作用促进血液回流,后者利用气囊周期性地挤压下肢帮助改善血液循环。
患者平时应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穿着过紧的衣物造成摩擦,同时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以免血脂增高,加重病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