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癣可能导致皮肤瘙痒和湿疹样改变,丹毒则会引起淋巴水肿、下肢溃疡,严重时可能导致感染扩散。
1.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是由于真菌或细菌感染导致局部炎症反应,神经细胞受损后释放出神经递质刺激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患者可能会感到难以忍受的瘙痒,频繁搔抓会导致皮肤损伤、红肿等不适症状。
2.湿疹样改变
湿疹样改变是由足癣中的真菌对皮肤产生过敏反应所致,当机体受到抗原刺激时,会引发免疫应答,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导致组织损伤。典型表现为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症状,严重者可伴有渗出、结痂等情况发生。
3.淋巴水肿
淋巴水肿主要是由丹毒引起淋巴管炎,使淋巴回流受阻,导致淋巴液在体表浅部软组织中积聚而形成。常见于小腿下部,主要表现为肢体增粗,皮肤紧绷、粗糙,还可伴随疼痛、灼热感等不适症状。
4.下肢溃疡
下肢溃疡通常由丹毒继发感染引起,丹毒是一种累及皮肤淋巴管网和周围组织的化脓性感染病,多为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皮肤及深层组织内淋巴管网的急性炎症。常发生在脚趾间、足底、足跟等部位,初期可能只是红肿、疼痛,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破溃、渗出等症状。
5.感染扩散
感染扩散是指足癣和丹毒中的致病微生物通过血液循环或其他途径传播到身体其他部位,造成新的感染灶。可能导致全身性的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进一步威胁生命安全。
针对足癣和丹毒,建议避免穿着不透气的鞋袜,保持足部干燥清洁,以减少真菌繁殖。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