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湿疹手上出现小水泡时,可以考虑使用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外用药膏、免疫调节剂、系统性抗炎药物、中药外敷等治疗方法。
1.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通过阻断组胺受体来缓解瘙痒症状,常用药物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瘙痒且不需要快速起效的患者。
2.皮质类固醇外用药膏
皮质类固醇外用药膏能够迅速减轻炎症反应,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对于局部皮肤病变且不愿接受口服给药者有效。
3.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应答,代表药物有环孢素软胶囊、甲氨蝶呤片。适合于自身免疫异常引起的慢性湿疹伴有严重瘙痒的情况。
4.系统性抗炎药物
系统性抗炎药物能控制全身性的炎症反应,例如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当伴随关节痛、发热或其他全身症状时,可考虑使用。
5.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利用其清热解毒、止痒的作用来辅助治疗,可用金银花、连翘等中药材煎煮后外敷。适用于湿热蕴结型的手部湿疹。
针对手部的小水泡,在处理上需避免搔抓以防感染。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患处清洁干燥,并根据医生指导选择合适的外用药物以促进愈合。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春节到,家家户户闹新春。做年糕、包饺子……美食一波接一波。由于儿童因自制能力较差,常会在春节期间暴饮暴食,容易导致消化不良。看着孩子受罪,家长也跟着头疼。为了让更多家长了解关于春节期间如何防治儿童消化不良的问题,39健康网特地采访了南方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徐正莉博士,看她如何支招防治儿童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