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边的倒刺是甲缘表皮层与下面的组织分离形成的撕裂状或尖锐状的皮肤附属器。
指甲边的倒刺通常是由甲床角质化过度引起的。当指甲生长过快而周围的皮肤生长较慢时,就会形成倒刺。这些未完全角化的细胞被夹在新旧指甲之间,导致局部角质层开裂,形成倒刺。倒刺可能伴有轻微疼痛、出血或感染。严重者可能导致炎症反应,如红肿、渗出等。
可以通过观察指甲边缘是否有异常突起物来诊断倒刺。必要时可进行微生物培养以排除细菌性感染。对于无感染迹象的小型倒刺,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待其自然愈合即可。若出现感染征象,则需使用碘伏消毒后涂抹抗生素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频繁用手触摸刺激性强的物质,保持手部皮肤湿润,有助于减少倒刺的发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