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棘皮病表现为皮肤过度角化、色素沉着、乳头状或天鹅绒样增生、皮肤柔软、黏膜白斑等症状,如果症状持续不改善,建议及时就医。
1.皮肤过度角化
黑棘皮病是一种以皮肤表面过度角化为特征的疾病,可能与遗传、肥胖、高胰岛素血症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导致表皮细胞更新加速,进而出现角质层增厚的情况。主要表现为颈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出现褐色斑块,伴有糠秕状鳞屑。
2.色素沉着
黑棘皮病患者由于局部炎症反应和皮肤组织损伤,可能导致黑色素细胞活性增强,产生过多的黑色素并沉积于皮肤中,从而引发色素沉着的现象。肤色加深通常出现在腋下、颈部、外阴等皮肤皱褶处。
3.乳头状或天鹅绒样增生
当黑棘皮病患者的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刺激皮肤细胞过度生长,形成乳头状或天鹅绒样增生。这种异常增生通常出现在腋下、颈部、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触感柔软,有时可伴有瘙痒。
4.皮肤柔软
黑棘皮病患者的皮肤在过度角化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水分丢失,使皮肤变得干燥脆弱,因此触摸起来感觉较为柔软。这种情况多见于肥胖型黑棘皮病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
5.黏膜白斑
如果黑棘皮病累及口腔、咽喉等部位的黏膜,则会导致黏膜上出现白色的斑块,这是由于角化的上皮细胞堆积所致。这些白斑通常位于舌缘、咽后壁等位置,有时会伴随疼痛或吞咽困难的症状。
针对黑棘皮病的诊断,可以进行超声波检查、活检以及血糖水平测定。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外用糖皮质激素膏、口服黄体酮类药物等,必要时需遵医嘱使用。建议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肥胖,同时还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风险因素。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随着饮食结构西化和活动量的下降,我国肥胖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有研究报道说,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可引起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那么,到底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为此,39健康网小编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硕士生导师李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