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棘皮病表现为皮肤表面角化过度、色素沉着、乳头状或天鹅绒样增生、皮肤柔软性降低、摩擦或按压时疼痛等症状,通常出现在腋下、颈部、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1.皮肤表面角化过度
黑棘皮病是一种以皮肤表面角化过度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肥胖、高胰岛素血症等有关。这些因素导致局部细胞生长过快,形成角化过度。主要表现为颈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出现褐色斑块,伴有糠秕状鳞屑。
2.色素沉着
黑棘皮病患者由于皮肤受到炎症刺激和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可能导致黑色素合成增加,从而引发色素沉着的现象。色素沉着通常出现在腋下、颈部、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颜色可深可浅,有时伴有瘙痒感。
3.乳头状或天鹅绒样增生
黑棘皮病患者的皮肤组织会发生异常增生,主要是因为体内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引起的表皮细胞过度生长。这种增生通常呈现为大小不一、质地较软的扁平或轻微隆起的斑块,常见于腋下、颈部、外生殖器等部位。
4.皮肤柔软性降低
当黑棘皮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得角质层变厚,影响皮肤正常的水分保持能力,进而导致皮肤变得干燥、粗糙。患者可能会感到皮肤紧绷或不适,尤其是在沐浴后或长时间未使用保湿霜的情况下更为明显。
5.摩擦或按压时疼痛
如果黑棘皮病伴随有炎症反应,则炎症因子会刺激周围的神经纤维,导致按压或摩擦时产生疼痛感。疼痛通常位于病变区域,程度可以从轻微不适到剧烈疼痛不等,特别是在穿着紧身衣物或进行体力活动时更为明显。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可以进行超声波检查、活检等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外用氢醌乳膏、维A酸乳膏等,必要时也可以遵医嘱口服阿卡波糖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等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患者应注意避免肥胖,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同时加强锻炼,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以减轻黑棘皮病的症状。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随着饮食结构西化和活动量的下降,我国肥胖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有研究报道说,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可引起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那么,到底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为此,39健康网小编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硕士生导师李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