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性多汗症可能是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引起的,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诊断并接受适当治疗。
1.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内脏器官和腺体的功能以及肢体血管运动、立毛肌收缩等外周作用。当其功能发生紊乱时,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进而引起出汗增多。针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致的多汗症,可以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如三阴交穴、合谷穴等穴位的针刺可改善自主神经功能。
2.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调可能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刺激汗腺过度活跃,从而引起多汗症。内分泌失调导致的多汗症可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例如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可用于减少汗液分泌。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此时为了降低体温,身体会通过出汗的方式散热。甲亢引起的多汗症通常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甲状腺药物进行治疗,如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
4.糖尿病
血糖过高会引起植物神经病变,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出汗异常。糖尿病引起的多汗症需控制好血糖水平,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降糖药,如格列齐特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等。
5.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出现异常,可能会攻击正常的组织和细胞,包括汗腺细胞,导致汗液分泌异常。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多汗症,主要是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环磷酰胺注射液、甲泼尼龙片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建议定期进行内分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甲状腺功能测定等,以监测病情变化。患者平时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物,以免汗液刺激皮肤。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