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长湿疹可能是由遗传过敏性皮炎、慢性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真菌感染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遗传过敏性皮炎
遗传过敏性皮炎是由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皮肤炎症反应,患者易感个体在受到环境中的特定刺激后,如耳部潮湿、摩擦等,会导致局部出现红斑、丘疹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进行止痒治疗,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2.慢性肾病
慢性肾病患者的肾脏受损,无法正常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液体,可能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引起皮肤湿润。此外,尿毒症期时毒素水平升高,会引起皮肤瘙痒,从而抓挠导致湿疹的发生。对于慢性肾病引起的湿疹,需要控制原发病,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保肾药物治疗,如海昆肾喜胶囊、百令胶囊等。
3.糖尿病
高血糖状态使得角质层水分丢失增加,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容易受到细菌、真菌的侵袭而发生感染;同时,高血糖状态下白细胞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免疫应答能力下降,进一步增加了感染的风险。患者可以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式控制血糖水平,改善不适症状。
4.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率,降低皮脂腺分泌,导致皮肤干燥。当病情稳定但未及时处理时,可能会因为皮肤缺乏油脂保护而变得脆弱,更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出现湿疹。针对甲减引起的湿疹,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来补充甲状腺激素,纠正低代谢状态,缓解不适症状。
5.真菌感染
真菌侵入人体后会在耳道内繁殖生长,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这些物质能够刺激耳部黏膜,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湿疹样改变。患者可以到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真菌培养和鉴定,以确定致病菌种类,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外用克霉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等。
建议定期观察湿疹的变化,必要时进行皮肤科专科检查,监测病情进展。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接触可能诱发湿疹的因素,如动物毛发、花粉等。饮食方面宜清淡,避免食用可能加重湿疹的食物,如虾蟹等海鲜类食品。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很多皮肤病患者一犯病了就喜欢自己去药店买点药膏擦擦,对此,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周冼苡教授提醒,这其中有不少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