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引起脚后跟痛可能是由真菌感染、足底筋膜炎、跟腱炎、骨刺或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真菌感染
真菌侵入皮肤角质层后,在局部大量繁殖,导致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从而出现脚气伴随脚后跟疼痛的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真菌药膏进行治疗,如特比萘芬乳膏、酮康唑软膏等。
2.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由于长时间站立或走路引起的足底肌腱或筋膜的慢性炎症。当炎症刺激时会引起足部肌肉紧张和痉挛,进而导致足后跟处的疼痛。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和炎症,例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
3.跟腱炎
跟腱炎是由过度使用或突然增加运动量引起的跟腱发炎。炎症因子刺激周围组织,可能导致跟腱附着点处的疼痛,有时会放射至足跟区域。针对轻微的跟腱炎,可通过减少活动量来帮助身体恢复,严重者则需要遵照医生的意见接受药物治疗,如口服美洛昔康片、塞来昔布胶囊等。
4.骨刺
骨刺通常是因为长期负重、劳累等原因导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当骨刺长在足跟处时,会对周围的神经以及组织造成压迫和摩擦,引发疼痛。对于无症状的骨刺无需特殊处理,定期复查即可;若伴有明显不适,则需考虑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干预,比如开放性手术、微创手术等。
5.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病变主要累及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足趾关节等四肢小关节为主,也可发生于膝、踝、足、肩、髋、脊柱和其他大关节,表现为关节肿胀、畸形和功能障碍。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症状,常用有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
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足部X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骨骼问题。适当的物理疗法如按摩和拉伸也有助于缓解足部不适,但应由专业人员指导进行。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