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伤皮肤可以通过冷敷、湿润敷料、抗生素药膏、口服抗组胺药、镇痛药物等方法进行处理。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冷敷
立即用冷水冲洗受伤部位15-20分钟,然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拍干。冷敷有助于减少热量继续损伤皮肤,缓解疼痛和肿胀。但注意不要将冰块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
2.湿润敷料
使用洁净无菌纱布浸湿生理氯化钠溶液或其他适宜伤口护理液体后拧至半干状态,覆盖于受损区域并适当加压固定。湿润敷料有利于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炎症反应及不适感。需监测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并按时更换敷料。
3.抗生素药膏
首先清洁患处,然后取适量药膏均匀涂抹于患处,每日2次。药膏可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使用前确保患者对所选药物不过敏。
4.口服抗组胺药
若灼伤面积较大或伴有瘙痒等症状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这类药物能抑制组织胺释放,从而减轻发红、水肿以及止痒效果。长期连续使用不宜超过两周时间。
5.镇痛药物
如果灼伤较为严重且伴随剧烈疼痛,则需要遵医嘱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等来缓解。此类药物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建议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副作用发生概率。
灼伤后应避免破坏水泡,以免增加感染风险。同时,应注意保持伤口干燥清洁,以促进愈合。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