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溃疡性肠炎的症状包括腹泻、腹痛、里急后重、黏液血便以及贫血,这些症状可能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治疗。
1.腹泻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存在炎症和溃疡,影响了小肠和大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导致水分和电解质丢失过多。主要表现为排便频率增加,每日超过三次,且粪便呈稀水样或含有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残渣。
2.腹痛
由于结肠壁受累,当炎症刺激时会引起腹部不适感。疼痛通常位于下腹部,可能伴随痉挛或绞痛。腹痛是由于病变处的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引起的,这些变化会导致局部神经反射性的疼痛信号传递至大脑皮层。
3.里急后重
里急后重是由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运动障碍所致,直肠内有较多液体和气体积聚,刺激直肠产生排便感觉。这种感觉通常伴有强烈的排便欲望,但每次排便量却很少,有时甚至只排出少量气体或液体。
4.黏液血便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结肠黏膜发生炎症和溃疡,容易出现出血现象,血液随粪便排出形成血便。血便通常为鲜红色或暗红色,有时会混杂在黏液中,严重时可能会引起贫血。
5.贫血
长期腹泻导致铁、叶酸等造血原料缺乏,进而影响红细胞的合成,造成缺铁性贫血。贫血可能导致身体虚弱、乏力等症状,重症可引起全身各脏器组织缺氧而损害其正常生理功能。
针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建议进行结肠镜检查以评估肠道情况,必要时还需进行活检。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或糖皮质激素,以及营养支持治疗。患者应避免食用高纤维、辛辣或难以消化的食物,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精神紧张,以免加重病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