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性荨麻疹可能是由物理因素、皮肤划痕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荨麻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物理因素
物理因素包括冷、热、摩擦等刺激,这些刺激会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血管扩张和组织水肿。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是预防荨麻疹的关键。例如,对于花粉过敏者,在花粉传播季节应减少户外活动或佩戴口罩。
2.皮肤划痕症
皮肤划痕症也称为人工性荨麻疹,是指用钝器刮擦皮肤后出现条状隆起的现象,通常伴有瘙痒感。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进行止痒治疗,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3.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为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导致多种器官受损,其中包括皮肤。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的皮肤细胞时,可能会引起炎症和皮损,从而导致皮肤划痕症的发生。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症状,常用有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
4.荨麻疹
荨麻疹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表现为红色风团样皮疹,伴随剧烈瘙痒。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药物进行止痒处理。
5.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己的甲状腺细胞,这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其他相关问题,进而影响到皮肤健康。针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激素替代疗法,如遵医嘱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
建议定期进行皮肤科体检以及自身抗体检测,以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测定等实验室检查。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