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狂犬疫苗过敏反应可能包括注射部位红肿、荨麻疹、瘙痒、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建议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注射部位红肿
由于个体免疫反应异常,可能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和组织水肿,从而出现注射部位红肿的情况。这种症状通常出现在接种点周围,可能伴有疼痛或灼热感。
2.荨麻疹
荨麻疹可能是机体对狂犬疫苗中的某些成分产生过敏反应,导致肥大细胞活化并释放组胺等介质,使皮肤发生炎症反应。荨麻疹表现为大小不一、形态多变的红色风团,伴随剧烈瘙痒,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
3.瘙痒
当机体接触狂犬疫苗中的异体蛋白时,可能会激发机体产生IgE介导的超敏反应,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进而引发瘙痒的症状。瘙痒通常局限于注射部位,但也可能扩散至其他区域。
4.呼吸困难
如果患者属于易过敏体质,在打完狂犬病疫苗后会对疫苗中的某种物质产生变态反应,此时会刺激呼吸道黏膜,从而引起呼吸困难的现象。这种情况会导致患者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窒息的情况。
5.血压下降
若患者本身存在高血压,在打狂犬病疫苗的过程中受到惊吓或者过度紧张,此时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也会被激活,从而使血压升高。而当出现过敏反应时,则会使外周小动脉收缩,阻力增加,回心血量减少,心脏排出量降低,继而导致血压下降。血压下降可能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意识丧失。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皮肤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以评估过敏反应。必要时,还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缓解不适症状。患者平时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食用已知引起过敏的食物,如牛奶、花生等,并定期复诊以监测病情变化。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