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治疗2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药物较多,主要是使用抗病毒类、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等。如果感染部位出现水疱、丘疱疹等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用药。
一、抗病毒类药物
1.阿昔洛韦:可选择性抑制单纯疱疹病毒的复制周期,发挥广谱抗病毒作用,对2型单纯疱疹病毒有较好的疗效。
2.更昔洛韦:为鸟苷类似物,通过与天然胸腺腺嘌呤竞争进入细胞,从而取代其在mRNA合成链中的位置,阻断翻译过程,起到抗2型单纯疱疹病毒的作用。
3.溴夫定:属于无环核苷类衍生物,具有广谱抗DNA和RNA病毒活性,能有效抑制2型单纯疱疹病毒的复制以及成熟病毒颗粒的形成,并且不引起耐药性。
4.三氮唑核苷:是一种核糖核酸内切酶抑制剂,能够干扰病毒的早期复制,从而达到抑制2型单纯疱疹病毒繁殖的目的。
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如利巴韦林凝胶,主要成分为利巴韦林,适用于因2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黏膜局部感染,可以缓解瘙痒症状,促进病情恢复。
三、其他药物
除上述常见药物外,患者还可遵医嘱应用喷昔洛韦乳膏、炉甘石洗剂、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治疗疾病。另外,对于继发细菌感染者,还可以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胶囊等抗生素类药物控制感染。
2型单纯疱疹病毒通常会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也可通过污染物间接传播,发病时会在嘴唇周围或鼻部等处出现小水疱,还会伴有轻微瘙痒感。若未及时采取措施处理,还可能会向四周蔓延至口腔内部,甚至可能诱发咽喉炎症而出现吞咽困难的情况。此时需要积极就医明确诊断并给予相应治疗,同时注意避免抓挠患处,以免引发继发感染。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