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后手臂出现淤青、发紫的情况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异常现象如凝血功能障碍等。建议患者不要过于紧张,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其他不适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一、正常现象
由于在进行静脉采血时需要使用穿刺针扎入血管内,在此过程中会对局部的组织造成损伤,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而血液在空气外溢的同时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可形成紫色的物质,并且在按压止血时会导致皮下残留一部分空气,从而表现为淤青、发紫的症状,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二、异常现象
1.凝血功能障碍:若存在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症等情况,则可能会因凝血机制障碍而导致抽血后手臂出现淤青、发紫的现象,同时还会伴有头晕、乏力等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应用氨甲环酸片等药物治疗,以改善相关症状。
2.血管壁异常:常见于高胆固醇血症以及糖尿病人群,此类人群容易合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变窄甚至阻塞,进而影响到血液循环,导致抽血后手臂部位出现淤青、发紫的表现。此时需积极控制原发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格列美脲片等降脂药和降糖药进行治疗。
3.操作不当:可能是在抽完血之后没有及时按压住针头,从而使少量血液流入周围软组织中引起瘀斑,或者在输液的时候速度过快,导致大量红细胞进入体内,也会出现抽血后手臂淤青、发紫的现象。此时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相关症状。
4.药物因素:部分人本身体质比较敏感,对注射用丙泊酚过敏,当其注射该药物后,可能导致机体产生变态反应,引起抽血后手臂出现淤青、发紫的现象,还可伴有瘙痒感。此时应立即停药,并在医生指导下应用盐酸西替利嗪胶囊、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5.假性血栓:若自身患有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比如血友病或者是维生素K缺乏症等疾病,均有可能会造成局部组织渗出增多,从而诱发假性血栓的发生,也可表现为上述情况。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华法林钠片、醋酸地塞米松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还可见于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这一诱因,对于这种情况一般无需特殊处理,通常一段时间后即可恢复。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做好个人护理工作,短时间内尽量避免沾水及受到碰撞,以免加重瘀伤的程度。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