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冰袋主要是利用物理原理产生的作用,对局部进行降温,医用冰袋主要包括冰镇和冰敷两种状态,要捏破,一般是将冰袋与额头、鼻子、腹股沟和手臂部位的脂肪较厚的部位进行环形消毒、按摩,然后再使用医用酒精消毒。
1、额头、鼻子:医用冰袋温度应在32-34°C,可以将冰袋放于额头、鼻子等部位进行降温,但医用冰袋捏破温度应在32-34°C,不宜过高,否则容易引起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可能会出现麻木、疼痛等不适症状;
2、腹股沟:腹股沟部位血液循环丰富,可以将医用冰袋捏破,对腹股沟进行消毒,但医用冰袋捏破的过程中,不能过度用力,否则可能会导致腹股沟皮下出现出血等情况,可能会增加感染的几率;
3、手臂部位:在手臂部位使用医用冰袋时,只需将冰袋与皮肤的角质层隔开,一般就可以捏破,但医用冰袋捏破的过程中,应注意力度,不能将冰袋直接贴在皮肤上,否则容易造成局部冻伤,应注意戴手套等,可减少手臂与医用冰袋的接触;
4、其他情况:医用冰袋除了可以进行冰敷降温之外,也可以使用医用酒精、碘伏等进行消毒,但医用酒精、碘伏对皮肤刺激性较大,应尽量避免将医用冰袋与皮肤直接接触,防止出现不适症状。
在使用医用冰袋时,应先对皮肤进行观察,如果皮肤表面出现红肿等情况,应及时停止操作,并进行处理。如果需要使用医用冰袋进行降温,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避免自己盲目使用,购买不合格的医用冰袋,对皮肤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