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点刺试验是一种快速、无痛且安全的诊断方法,用于检测个体对特定过敏原是否存在过敏反应。
皮肤点刺试验通过将微量的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如花粉、尘螨等)滴于患者皮肤上,观察是否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来判断其是否对该物质过敏。这是由于过敏原与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产生IgE抗体,导致肥大细胞活化并释放组胺等介质,引发炎症反应。常见的过敏症状包括荨麻疹、湿疹、哮喘以及鼻炎等。这些症状通常表现为皮肤发红、瘙痒、水肿,严重时可伴有呼吸困难。
该检查通常在医院或诊所完成,医生会选取受检者的前臂内侧作为测试部位,在此涂抹多种潜在过敏原,然后使用一个小型针头轻轻刺破表皮,使少量液体进入皮肤内部。约15分钟后观察结果,阳性结果为出现风团样改变。对于皮肤点刺试验呈阳性的患者,首先应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药物治疗方面,抗组胺药可用于缓解症状,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必要时,也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类外用药膏局部涂抹,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
在接受皮肤点刺试验后,应避免搔抓患处,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感染。日常生活中,建议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减少尘螨滋生,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定期更换床上用品,以降低过敏风险。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