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过敏性紫癜时,通常不能服用解热镇痛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抗凝类药物、利尿剂类药物,以及激素类药物等。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多出现皮肤紫癜、关节炎、腹痛和肾脏损害等症状。
1、解热镇痛类药物:常见的有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该类药物可能会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加重出血症状,不利于病情恢复;
2、抗生素类药物:常见的有青霉素V钾片、头孢拉定胶囊等,过敏性紫癜患者服用后,可能会出现血清补体被激活,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加重出血症状;
3、抗凝类药物:常见的有阿司匹林肠溶片、华法林钠片等,过敏性紫癜患者服用后,可能会抑制肝细胞中凝血因子的合成,从而导致凝血功能下降,加重出血症状;
4、利尿剂类药物:常见的有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等,患者服用后,可能会抑制肾小管重吸收,导致血容量减少,加重出血症状;
5、激素类药物:常见的有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等,患者服用后,可能会对机体免疫系统造成影响,同时可能会加重出血症状。
除上述药物外,患者出现过敏性紫癜时,还不能服用来氟米特片、雷公藤多苷片等药物。患者在使用上述药物前,应严格遵医嘱进行,不可盲目使用,以免加重病情。建议过敏性紫癜的患者,积极前往医院的皮肤科就诊,完善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明确具体病情,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