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脂性皮炎即脂溢性皮炎,与粉刺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预后等方面。如果出现溢脂性皮炎或粉刺,建议及时前往医院,由医生明确诊断,遵医嘱进行治疗。
1、病因:脂溢性皮炎病因未明,可能与遗传、微生物感染、饮食不当、皮脂分泌过多、神经功能障碍、生活习惯不良等因素有关。粉刺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皮肤清洁不到位、皮肤角化异常、环境因素刺激等;
2、临床表现:脂溢性皮炎好发于头面部,会引起局部出现典型红斑,伴有瘙痒。粉刺好发于面部、前胸、后背等部位,主要表现为黑头粉刺、白头粉刺、开放性粉刺、丘疹、脓包,严重时可形成暗红色结节或囊肿;
3、治疗方法:脂溢性皮炎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局部涂抹硝酸咪康唑乳膏、克霉唑乳膏等。同时可以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药物,调节机体的皮脂代谢。粉刺需要及时使用消炎药物,如阿莫西林、克林霉素、阿达帕林凝胶等,或者使用维A酸乳膏等进行治疗;
4、预后:脂溢性皮炎的病情易反复发作,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粉刺经过积极的治疗,通常可以达到临床治愈,且预后良好。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饮食要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同时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劳逸结合,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