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是一种特殊人群,因为怀孕期间身体抵抗力较低,很容易发生过敏,如果发生过敏反应,可以通过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但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选择,避免盲目用药,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包括组胺类药物、钙剂、维生素C、激素类药物等。
1、组胺类药物:如盐酸苯海拉明、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属于H1受体拮抗剂,可起到抗过敏的作用。孕妇在过敏发作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但要注意有无嗜睡、乏力等副作用;
2、钙剂:如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等,不仅可以起到抗过敏作用,还可以促进胎儿的骨骼发育。但高钙血症孕妇要慎用,以免引起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等;
3、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抗组胺的作用,可以减少皮肤黏膜通透性,从而减少组织渗出和瘙痒。孕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C,同时要定期监测血清维生素C的水平;
4、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在怀孕期间不建议使用,可能会影响胎儿发育。虽然这类药物属于B类药,但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避免盲目应用,造成不良后果,如地塞米松可引起胎儿畸形,氢化可的松不能用于胎儿发育,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孕妇在治疗过敏时,要明确过敏原并避免再次接触,同时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平时要穿宽松、舒适的衣服,避免衣物摩擦皮肤引起瘙痒加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