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起湿疹可能是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引起的皮肤反应、免疫系统功能减弱、环境因素如湿度低、接触过敏原、遗传过敏性体质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和管理。
1.激素水平变化引起的皮肤反应
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导致角质层变薄,使皮肤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出现湿疹。因此,在孕期中应特别注意保湿和防晒,减少使用含有激素成分的护肤品。
2.免疫系统功能减弱
怀孕期间,孕妇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水平升高,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湿疹等皮肤炎症反应。可以遵医嘱用炉甘石洗剂进行局部涂抹,能够起到收敛的作用,从而达到止痒的效果。
3.环境因素如湿度低
湿度低会导致皮肤水分蒸发过快,引起皮肤干燥,进而诱发湿疹。可以通过加湿器来增加室内空气中的湿度,缓解不适症状。另外还要注意多喝水补充水分。
4.接触过敏原
如果孕妇接触到花粉、动物毛发等过敏原,可能会激发机体产生IgE介导的超敏反应,导致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等湿疹样改变。建议患者远离已知过敏原,若无法确定过敏原,则可到医院进行斑贴试验以帮助识别。
5.遗传过敏性体质
具有遗传过敏性体质的人群易对某些物质产生过敏反应,包括食物、药物以及环境因素等,这些都可能成为诱发湿疹的因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组胺药进行治疗,比如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降低患病概率。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