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单次或多次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发生的炎症性反应。严重的接触性皮炎患者可出现红斑、水疱、大疱、糜烂等症状,此时应注意安抚患者,并根据症状进行针对性处理,以防止病情加重。
1、安抚患者:患者接触性皮炎处于急性期时,会出现灼痛、痒感等症状,此时应尽量让患者避免与外界接触,减少局部刺激。若患者出现渗出和糜烂,可采取硼酸溶液湿敷,以消毒、抗炎、收敛;
2、避免再次接触:接触性皮炎患者需明确致病原因,避免再次接触,此外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持皮肤干燥,皮肤破损时不可包扎或涂抹药物,以防止感染;
3、药物治疗: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外用于患处,出现渗液时可外用硼酸溶液湿敷,存在感染时可遵医嘱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必要时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如果出现全身症状,可遵医嘱给予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如泼尼松等;
4、护理:接触性皮炎的患者需注意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肥甘厚味的食物,如海鲜、牛羊肉等,以防止症状加重。同时避免用热水、肥皂水冲洗患处,以免加重瘙痒症状。此外,患者需避免抓挠患处,以防止引起感染,不利于恢复。
接触性皮炎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症状可得到控制或治愈,但由于接触性皮炎易复发,所以日常生活中应做好预防工作,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