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脱发的症状包括额部发际线后移、头顶部头发稀疏、发际线对称性升高、头皮油脂分泌增多以及家族遗传史,若有上述症状建议就医。
1.额部发际线后移
雄激素性脱发通常是由二氢睾酮导致毛囊微小化引起的。这种激素会使得某些区域的毛囊对雄激素更敏感,从而导致这些区域的头发逐渐变细并最终脱落。主要发生在额头两侧和头顶中央,表现为发际线向后退缩。
2.头顶部头发稀疏
由于遗传因素导致体内的雄性激素水平过高,使皮脂腺分泌过于旺盛,堵塞了毛囊,影响了毛发生长周期,进而出现头顶部头发稀疏的现象。可能集中在头顶区域,也可能伴随额部发际线后移。
3.发际线对称性升高
雄激素性脱发是由于体内雄激素的作用下,导致毛囊逐渐萎缩、退化,从而引起头发逐渐减少的一种现象。如果患者存在雄激素性脱发的情况,则会导致前额两侧的头发逐渐减少,从而使患者的发际线呈现对称性的升高。一般从额头中间开始,两侧同时发展,但不一定完全对称。
4.头皮油脂分泌增多
雄激素性脱发的发生与5α-还原酶作用于雄激素,使其转化为更强效的DHT有关。DHT会使毛囊缩小甚至闭合,导致头发逐渐稀疏。此外,雄激素还会促使皮脂腺分泌更多的油脂,导致头皮出油量增加。可能伴随有油腻感,严重时可能出现头皮屑。
5.家族遗传史
雄激素性脱发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若家族中有人患有此病,则后代患病的概率会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遗传基因决定了个体对雄激素受体的敏感度不同,从而影响到毛囊的生长周期。
针对雄性脱发的症状,建议可以进行皮肤镜检查、血清睾酮检测等以评估脱发程度。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米诺地尔、非那雄胺等内服药以及激光生发帽等外用设备。对于雄性脱发,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头皮清洁卫生,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发水,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减缓脱发进程。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