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梅毒和过敏性皮炎,主要通过临床表现、接触史、实验室检查来进行区别,建议患者积极就诊,根据梅毒的相关症状进行判断。
1、临床表现: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系统性传播疾病,早期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可出现硬下疳,发生在阴茎、龟头、阴蒂等部位,随后可出现无痛性炎性肉芽肿,多无瘙痒。过敏性皮炎通常是由过敏原引发的炎症性皮肤病,患者可出现皮肤红斑、水肿、丘疹、水疱,伴有剧烈瘙痒,严重者还可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2、接触史:梅毒患者通常存在不洁性生活史,或者与梅毒患者共用注射器,或输血感染等。过敏性皮炎患者通常接触过敏原,如尘螨、动物皮毛、花粉、化妆品等;
3、实验室检查:梅毒患者可取分泌物进行检查,取生殖器分泌物或腹腔分泌物,经离心后取沉渣涂片做抗酸染色,若多次检查结果为阳性,即可明确诊断。过敏性皮炎患者的分泌物通常呈阴性,通过血液检测抗体,结果多为阳性;
4、治疗:梅毒患者主要是应用青霉素治疗,如苄星青霉素,疗程两周,如果对青霉素过敏,可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进行治疗,过敏性皮炎患者主要是应用抗过敏药物治疗,如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同时可配合涂抹炉甘石洗剂进行止痒。
如果自身出现不明原因的瘙痒、皮疹,怀疑是梅毒或过敏性皮炎,建议及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通过视诊、血常规检查等明确诊断,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冬春之交,天气时冷时热,空气湿度较大,同时,各种过敏原也较多出现在我们四周,此时,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哮喘是多发的疾病,过敏后怎么办?专家支部教您应对春季四大过敏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