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可通过临床表现、自我检查、相关检查,甚至病理检查,来判断自己是否得了黑色瘤。
1、临床表现:黑色瘤患者皮肤上可出现颜色不均匀的斑块,形状不规则,边缘呈锯齿状,可出现溃烂、出血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原发灶消失而转移灶发展的症状,表现为原发灶迅速增大、隆起、出现新的病灶、淋巴结肿大、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等。因此患者在出现不明原因的痣或斑块,且颜色不均匀、形态不规则、边缘呈锯齿状时,应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为黑色瘤;
2、自我检查:如果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不适症状,如不明原因的痣、痛痒、有分泌物、出血等,且不伴有按压疼痛,可考虑是否为黑色瘤,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相关检查:皮肤镜是皮肤科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可通过其可观测到微小病灶,再通过对皮损进行病理检查,来判断是否为黑色瘤。病理检查是诊断和鉴别黑色瘤的金标准,可根据免疫组化、细胞学检查、组织学检查,来判断黑色瘤的良恶性;
4、病理检查:通过对黑色素瘤的组织学检查,可明确其组织细胞的类型、分化程度,以及肿瘤细胞是否具有侵袭性等。
此外,黑色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由于恶性黑色瘤可导致皮肤外观的改变,因此患者应注意防晒,避免过多摄入光敏性食物,如茴香、荠菜、菠菜等,以免加重病情。同时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面对疾病,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疾病的恢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