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在家中判断皮炎,主要是观察局部皮肤的外观。有时可能无法准确判断,比如急性皮炎,有可能会被忽视。还有一些慢性皮炎,即使在急性发作期,患者也不易察觉,而是表现为皮肤较干燥、鳞屑较多。
1、急性皮炎:此时皮肤可能出现明显充血、肿胀、发热、瘙痒、疼痛等症状,初期可能表现为红斑,或局部皮肤水肿,数天内可能出现丘疹,甚至水疱。如果皮损发展较快,还可能出现水疱、糜烂、渗出,或结痂等表现。通常此类皮炎会伴有剧烈瘙痒,如果瘙痒程度较为剧烈,可能会在搔抓后导致皮肤破损,甚至出现感染;
2、慢性皮炎:可表现为局部皮肤干燥、鳞屑、皲裂、色素沉着等,引起皮肤出现粗糙、肥厚、苔藓样变等现象。如果皮肤瘙痒程度较重,经常搔抓,还可能导致局部皮肤出现破溃、渗出、化脓等。
如果怀疑自己脸上的皮炎,或者是自己无法判断时,建议到医院就诊,通常可以选择皮肤镜进行检查。皮肤镜是皮肤科比较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比较清晰地观察到皮肤局部的变化,从而判断是不是皮炎,以及皮炎的具体类型,是否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通常明确诊断皮炎后,可以选择口服药物或外用药物进行治疗,口服药物主要包括抗组胺药物,比如氯雷他定、依巴斯汀等。此外,还可以外用糖皮质激素,比如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在治疗皮炎的同时,要避免搔抓、饮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