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与毛囊炎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建议积极就诊,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平时还应做好皮肤清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手抓挠局部,以免损伤皮肤。
1、病因:脂溢性皮炎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微生物因素、饮食因素、神经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毛囊炎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等引起,病原体主要通过皮肤、毛囊、汗腺等途径侵入毛囊部位引起;
2、临床表现:脂溢性皮炎的皮损主要包括黄红色斑片,附有油腻性鳞屑,可伴有瘙痒症状。毛囊炎临床表现以毛囊为中心,为红色丘疹,之后可长出脓疱,可能还会伴有瘙痒、触痛等症状;
3、治疗方法:脂溢性皮炎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水杨酸软膏、他克莫司软膏、酮康唑乳膏等药物治疗。毛囊炎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红霉素软膏等药物治疗;
4、其他:脂溢性皮炎的病因可能与激素水平异常、微生物感染等有关,毛囊炎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等感染有关。
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睡眠,避免熬夜,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还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澡,勤换洗衣物。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护用品,如刺激性的沐浴露、化妆品等。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