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是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常见于头面部,还可见于胸背部、腰部等,红疙瘩根据皮损的特点可分为干性脂溢性皮炎和油性脂溢性皮炎。
1、干性脂溢性皮炎:因皮脂分泌减少,表皮失去油脂,导致抵抗力下降,表皮以及毛囊周围出现红斑及脱屑,称为干性脂溢性皮炎,好发于头面部,也可发生于胸背部、腰部等,可伴有瘙痒感;
2、油性脂溢性皮炎:因皮脂分泌旺盛,阻塞毛囊口,导致皮肤表面的痤疮丙酸杆菌及油脂进行大量繁殖,引起炎症性病变,好发于胸背部、面部、头皮、耳后,也可发生于胸腹部等,可伴有油腻性痂皮,严重时可出现渗出、糜烂;
3、混合性脂溢性皮炎:可同时存在干性脂溢性皮炎和油性脂溢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如红斑、油性痂皮、脱屑、瘙痒等。
患者治疗时应去除病因,需规律饮食,调整饮食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戒烟戒酒,忌食辛辣刺激以及肥甘厚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等,以免加重病情。临床治疗以外用药物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含酮康唑等抗真菌成分的洗发水,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吡美莫司、他克莫司软膏等,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口服药物,如维生素B、伊曲康唑等,可有效缓解症状,有助于疾病恢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