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通常表现为油腻鳞屑、瘙痒、红斑、毛囊炎和脱发,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含硫磺的洗发水或抗真菌洗发水进行治疗,并且定期就医。
1.油腻鳞屑
脂溢性皮炎是由皮脂腺过度活跃导致油脂分泌过多,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厚厚的油腻物质。这些油腻物质会堵塞毛孔,使得角质细胞无法正常脱落,从而形成鳞屑。鳞屑通常出现在头皮、面部等皮脂腺丰富的区域。
2.瘙痒
由于炎症反应刺激周围神经末梢,会导致患者出现瘙痒的症状。瘙痒感一般集中在患处,严重时可扩散至全身。
3.红斑
当局部存在炎症时,炎症因子会刺激血管壁,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液中的炎症细胞和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中,引起局部发红的现象。红斑通常出现在头部、面部等脂溢较为旺盛的部位。
4.毛囊炎
毛囊炎的发生与毛囊被细菌感染有关,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马拉色菌等,这些细菌在局部繁殖会产生毒素和酶类物质,导致毛囊受损而引发炎症。毛囊炎多见于头皮、脸部等油脂较多的部位,典型表现为红色丘疹、脓疱,有时伴有瘙痒或疼痛。
5.脱发
脂溢性皮炎患者的头皮受到炎症刺激,可能导致毛发生长周期缩短,进而引起脱发。脱发主要发生在头顶部,可能伴随头发稀疏或斑块状脱发。
针对脂溢性皮炎引起的症状,建议进行皮肤科专科检查,如真菌镜检或皮肤刮片检查。治疗措施包括外用激素类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以及口服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患者平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减轻症状。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