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马拉色菌定植、脂质增多、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免疫反应等有关,好发于头面、胸背等皮脂溢出部位,年龄7岁左右也可能会出现,需要积极进行治疗。
一、原因:
1、马拉色菌定植: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可以为马拉色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提供养分,如果皮肤屏障被破坏,马拉色菌可以通过皮脂腺导管、毛囊孔等部位定植,诱发脂溢性皮炎;
2、脂质增多:7岁左右的孩子新陈代谢较快,皮肤皮脂腺分泌功能旺盛,可能会导致皮肤皮脂分泌增多,为马拉色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提供养分,并且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易出现脂溢性皮炎;
3、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孩子皮肤相对成人较薄,皮肤含水量相对较高,皮肤屏障受损时容易合并马拉色菌感染,从而出现脂溢性皮炎;
4、免疫反应:孩子免疫系统功能尚不成熟,可能存在与免疫损害有关的基因,可导致免疫功能异常,孩子可出现皮肤免疫功能受损,易出现脂溢性皮炎。
二、治疗:
脂溢性皮炎可以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如酮康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可以抑制皮肤真菌感染。还可以使用硫磺皂清洗皮肤,抑制皮肤油脂分泌,并且可以去除鳞屑,如果出现瘙痒,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缓解。此外,还可以使用水杨酸软膏、他克莫司软膏等药物,可以缓解皮肤炎症,减少皮肤损害。
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胡椒等,避免吃甜食,如蛋糕、糖果等,以免加重皮损症状。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