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湿疹荨麻疹的患者应避免食用虾、蟹、牛奶、鸡蛋以及坚果类食品,这些食物可能诱发或加重皮肤症状。需注意的是,食物并不能直接治疗湿疹和荨麻疹,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1.虾
虾属于常见的海鲜类产品,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钙质等营养成分。但同时也含有一种称为组胺的物质,对于某些人来说,这种物质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摄入虾后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对这些外来蛋白产生过度反应,从而引起湿疹或荨麻疹等皮肤炎症。
2.蟹
蟹也属于海鲜,其中含有大量的异体蛋白,当人体摄入蟹之后,会激发机体产生相应的IgE介导的超敏反应,导致肥大细胞释放出具有活性的介质,如组织胺、5-羟色胺等,进而出现瘙痒的症状。此外,蟹还可能通过诱导T细胞活化和释放细胞因子来加重炎症过程,进一步加剧湿疹或荨麻疹的症状。
3.牛奶
牛奶中富含多种蛋白质,尤其是β乳球蛋白和α-酪蛋白,这两种蛋白质都可能是潜在的致敏原。因此,对于某些个体而言,喝牛奶可能会触发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即所谓的“免疫记忆”现象。这会导致机体误认为牛奶中的蛋白质是入侵者,并启动防御机制来攻击它们。此时,免疫细胞会释放化学物质如白三烯、前列腺素等,这些物质能够扩张血管并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诱发湿疹样皮损。
4.鸡蛋
鸡蛋也是常见的过敏原之一,其中的卵蛋白可以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再次接触鸡蛋时,这些已存在的IgE抗体就会识别并结合到鸡蛋上的卵蛋白分子上,从而激活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使其释放出包括组胺在内的多种炎性介质,引发局部的过敏反应,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等症状。
5.坚果类食品
坚果类食品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植物固醇等物质,这些成分容易成为过敏原,导致机体产生过敏反应。当机体摄入坚果类食品后,会产生IgE抗体,当再次接触该类物质时,IgE抗体与之结合,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出组胺等介质,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及平滑肌收缩等一系列生理效应,从而引发湿疹或荨麻疹等皮肤疾病。
上述提及的所有食物均需避免食用,以减少发生或加重湿疹和荨麻疹的风险。同时,建议患者定期进行过敏原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并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