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在中医中称为湿疮,并不是大肠湿热或大肠燥热,二者属于两种不同的中医证候,但都与湿热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中医科就诊,由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等检查明确具体病情后,再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
1、湿热:湿热常是由于饮食不节、暴饮暴食、生活环境过于潮湿以及身体素质较差等因素导致。出现湿热后,可使全身各处出现湿疹,同时可伴有口干、口苦、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腹痛、腹泻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苦参洗液、黄柏洗液等中药洗液,来清洗患处,缓解湿热所引起的不适症状;
2、湿气:湿气常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外邪入侵等因素导致。出现湿气后,可表现为头痛身重、四肢倦怠、乏力、皮肤瘙痒、大便溏稀、黏滞不爽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川百止痒洗剂、艾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以祛除体内湿气,缓解不适症状;
3、大肠湿热:大肠湿热通常是由于饮食不节、饮食过于辛辣油腻、情志不舒等因素引起,可导致湿热内蕴,并郁久化热,从而出现湿疹,同时可伴有腹痛、腹泻、口渴、尿黄短涩、肛门灼热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葛根芩连片、四妙丸、二妙丸等药物进行治疗,以缓解临床不适;
4、其他:除上述常见原因外,西医中的大肠湿疹还可能是由于免疫异常等因素所导致,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明确具体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