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是一种皮肤炎症的变态过敏反应,与过敏体质有较大的关系,也与饮食、药物、周围环境等因素有关,刮痧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可以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疼痛等症状,但一般不建议长湿疹期间进行刮痧。
1、瘙痒:刮痧主要是通过刺激皮肤,引起皮肤的出汗,以及使用刮板刮拭皮肤表面,从而达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效果。湿疹可能会引起皮肤瘙痒的症状,如果在瘙痒期间进行刮痧,可能会加重皮肤瘙痒的症状;
2、疼痛:在刮痧时,需要使用刮板在皮肤上进行刮拭,如果力度过大,可能会引起皮肤的表面出现疼痛,如果在湿疹发作期间进行刮痧,可能会加重皮肤表面的疼痛感;
3、其他:刮痧主要是针对体表的某一部位进行刮拭,如果湿疹生长在体表位置,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如果此时进行刮痧,可能会导致感染的情况发生,从而加重湿疹的症状。
湿疹患者在刮痧后,需要注意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刮痧部位皮肤应避免碰水,以免引起感染。如果湿疹出现的症状比较严重,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可以选择外用药物,如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也可以口服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等,具有抗炎、止痒的药物进行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